小岛经济学
如果把物理学比作一座殿堂,那么从地基到架构设计,已经被以前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奠定了基础,现代人的工作只是在这个宏伟的建筑里添加装饰而已。经济学同样如此。它本身只是买卖交易的常识,而后在这个地基上,人们不断向上发展,建造雕刻让它变得更加宏伟精美,于是人们看到了储蓄、借贷、投资、理财等等以及一些头昏眼花的术语。但无论经济学再怎么复杂,都离不开现实生活,都应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小岛经济学》一书是希夫兄弟运用经济学研究,以他们的经济学家父亲所讲的故事为雏形编著的。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解释了经济学当中的概念,讲述了一个从贫困落后的小岛发展到一个经济繁荣的地方的故事。这是一个极其富有暗喻色彩的小说,可以对照如今现实当中的美国,书本中一次次故事的发生与当今的一件件历史史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在小岛上发生的故事,我们可以悟到一些经济学概念背后的道理。
1
小A 每天只能捕捉一条鱼,并且这一条鱼只能够维持他一天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即消费,没有剩余产出。小A 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小A 冒着饿死的风险,花了整整一天,发明了渔网。自从有了渔网,小A 现在每天能够捕到两条鱼,并且一条都不剩地全给吃了。在这个故事中,书中引申出几点:第一,通过自我牺牲与冒险,才能创造出资本;第二,工具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满足了底层需求;第三,消费增加了,经济并没有增长。
对于老百姓而言,赚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是谁也不能逃离的,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烦恼,人们不明白“创造资本需要通过自我牺牲与冒险”。往往人们只做着一眼望到死的工作,钱放在银行里缩水,眼看着法定退休年龄不断提高,却不敢挣扎。其实钱是一种资本,而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同样也是一种资本。无论是省吃俭用、存钱开店或者是苦心研究改变世界,这些都是通过自我牺牲而来。
2
故事还在继续。又一天,小A 心想:“我既然能做出渔网,那我肯定也能做出捕鱼机器”,可捕鱼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制造出来的,于是小A 回归到了以前的生活,每天只吃一条鱼满足生命所需,而把多余的一条鱼存了起来。一个月后,他制造出一台新的捕鱼机器,每天可以捕捉到十条鱼。小A 现在又有了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干任何他想干的事情。在这个故事中,书中也引申出一点:储蓄创造了资本,资本使得生产扩变成了可能,得以满足更高、更多层次的需求,经济因此得到发展。
人们都在追求更多的东西,需求是从来不会被满足的,也从来不是被创造出来的,需求是一个过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断被满足,又提高,不断迭代,周而复始。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忽略了储蓄对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意义时,人们可能会发现没有新的东西被生产出来去满足新的需求,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也没有足够抵御能力。
3
现在每个岛民每天可以用渔网捕到两条鱼,而制造一艘独木舟的时间平均是5 天,于是可以算出,这个独木舟的制造成本为10 条鱼,但假如小A 花四天就能制造出一艘独木舟,那么这艘独木舟的成本就是8 条鱼。于是他专门从事做独木舟的生意,因为只需要放弃8 条鱼的收入,将独木舟卖到9 条鱼就可以了,对于买的人来说,省了1条鱼,对于他来说,赚了1 条鱼。随着独木舟生意的红火,小A 新添置了几台设备。有了新的设备,制造一艘独木舟只需要花费两天。这时独木舟此时的成本是4 条鱼,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买他的独木舟,于是将独木舟价格从9 条鱼降低变成6 条鱼,虽然他现在从每艘独木舟净赚5 条鱼变成了2 条鱼,但更具有长远意义的是,由于价格降低,购买独木舟的人越来越多了,小A 的收入也随之提高。这个故事引申出一点:第一,科技改变了生产力,可提高生活水平;第二,分工提高效率增加了产能,依靠着社会合理的资源分配,社会得到了进步。
在自然货币体系下,生产率的提高,成本下降,价格下降,货币的购买力越来越强,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原本是奢侈品、代表先进科技产品变成了日用品。对照现实,工业革命后,工薪阶层也买得起原来只有富人才能消费的汽车、服装、奢侈品等。美国的经济就极大地依赖思维创造,依靠全球化以及社会分工,美国把制造型的产业全放在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自己专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产出新的理念以及具有突破性的产品。他们即便失去制造业,其生活质量仍然在不断提高。
上一篇: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