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张燕生:河南要重视大学更要重视职业教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郝瑞铃/文 受访者供图

2021年,从河南省第一个智慧岛挂牌,再到重建重振的河南科学院揭牌,从人才强省战略到呼唤院士返豫,河南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对创新人才的渴求。

新的一年,人才强省怎么建?如何才能让人才这股源头活水滋养科技创新?如何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

年末岁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对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一起聆听他的建议与思路。

河南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二方阵偏后位置,但潜力很大

河南商报:创新怎样成为驱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张燕生:首先要确认河南的发展阶段。

我用一个指标(研发经费投入/GDP)看中国,可以把中国的省级经济分成三个不同发展动能驱动的阶段。

有6个省市现在处于第一方阵--即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方阵,这6个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其研发强度超过发达国家(OECD)的平均水平,这些省市的创新人才、大学、科研院所、创新驱动的龙头企业是最多的。

第二个方阵研发强度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高于1.6%的标准线,这个方阵有12个省市,河南2020年研发强度1.64%,排在第二方阵靠后的位置,第二方阵的发展动能是靠投资驱动,拥有的大学、科研院所、创新驱动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

第三个方阵则是研发强度低于1.6%,发展动能依然是资源驱动,大约有13个省市自治区。

河南属于第二方阵投资驱动板块偏后的位置,那么这种情况下,河南怎么推动高质量发展,怎么能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发展成为第一要义?

我认为首先要用好河南现有的创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严格讲,河南是人才大省,现有的人才、现有的大学、现有的科研院所、现有的产业基础的潜力如果能发挥好的话,我觉得河南的创新潜能是非常大的。

释放创新潜能要解决三个问题

河南商报:怎样才能释放现有的创新潜力?

张燕生:要想充分发挥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潜力,首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是体制机制。“河南人+好制度”,什么是好制度?要思考现有的人才体制机制是否符合常识,符合规律、符合基本逻辑,是否做好了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长期准备,是否有构建符合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试验研究等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创新内在规律的相关体制机制和激励安排。

河南有很多世界上优秀的人,河南人的聪明才智也足够多,但是河南人的创新潜力要释放,就要讲好制度,尤其要有好的营商环境,弄清楚什么是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什么是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什么是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河南其实是一个有活力的省份,一县一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所以说老百姓过好日子的美好愿望在河南特别容易能够实现,这一点要特别坚定,要把每一个人想过好日子的愿望、想通过汗水过好日子的努力释放出来。

第二是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是讲生态环境的,就是要在3岁、8岁、18岁不同成长阶段要有不同的“打法”。河南的科技创新政策也应该注意精准施策,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和目标,不要用18岁的条件来要求3岁的创新主体。创新生态是全方位开放的,创新战略要讲究“来的都是客”,只要愿意在河南创业创新,或者说愿意跟河南创新主体一块从事创新合作的都应该欢迎,这非常关键,河南人要有胸怀,开放创新。

第三要营造跨省域的创新网络。大学少,基础研究有难度怎么办?跨省域合作特别重要;另外河南要学会借力,借全球之力,借全国之力,借全省之力,“力”就是要素,是我们讲的要素禀赋。

要素创造说的是从无到有,没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合作来做,借全球的创新要素,比如人才、企业等帮助河南建立自己的创新环境、创新能力,补足河南的创新链和短板。

“合格员工”最有用,重视大学还要重视职业教育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短期来看,如何才能让人才这股源头活水滋养科技创新?

张燕生:我认为河南人力资源目前最重要的是培养“合格员工”。

可以学习德国的教育,一半的孩子学知识,一半的孩子学技能,职业教育有职业教育的中专、职业教育的大专、职业教育的本科、职业教育的硕士班,甚至职业教育的博士班,学技术的孩子也可以做高级技师、做大师,也可以做院士。

上一篇: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