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口经济学家张耀军:“14亿”的聚集地,未
14亿1178万人——这是最近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的总和。
有人担忧,认为当前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已到极限;也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近十年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已经非常低速了,人口一旦减少,可能预示城市经济的衰退。
不过,在人口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耀军眼中,“14亿”早已不仅仅是个数字,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运行早已不是“人等货”的卖方市场,而是“货等人”的买方市场——
尤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比起推动经济生产环节的劳动力来,人口的作用是拉动消费,以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当然,“14亿”人口的质量也考验着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在张耀军看来,城市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及分配制度下有其合理的规模,但想要真正用好人口的“蛋糕”,更加考验政府管理的智慧。
▲夕阳下的成都太古里、春熙路、IFS商圈 王效 摄
“14亿”背后的大市场
红星新闻:您如何看待“14亿”的人口规模?
张耀军:在我看来,“14亿”不只是数字,而是代表了一个14亿人口形成的巨大市场。在技术发达的今天,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因此人口在当代城市发展中,更多发挥的是拉动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也就是说,没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就形不成消费规模,更不用谈市场规模。
从经济学的角度,经济运行周期分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其中,分配和交换是经济运行的中间环节,生产与消费是经济运行的起始和终结环节。中间环节作为桥梁连接生产与消费,促进经济周期顺利运行。起始和终结环节,更能清晰地看出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也更能厘清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关注生产环节,原因是技术欠发达导致生产能力低下,生产不能满足消费,因而是“人等货”的卖方市场时代。在当今技术发展,尤其是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生产能力大大提升,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商品不再受生产数量的限制。
国家提出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应对,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此时,买方占据了主动权,通过消费,人口规模可以决定经济规模。面对这一形势,2020年12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中国有14.12亿人口,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并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格局的基础。
▲成都东站候车大厅的旅客 资料图
红星新闻:这是否意味着,城市想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大力提升人口规模?
张耀军:当然不是,注重人口规模背后,还应该关注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人口消费与收入直接相关,只有丰裕的收入才能有较好的消费能力。而决定收入水平的因素是就业,充分的就业能整体上提升消费能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清洁工、快递小哥,甚至连医生、教师等岗位未来会慢慢下降,就业对人口承载力降低,虽然技术发展也会创造就业岗位,但比起技术普及对就业岗位的取代要小得多,所以从就业机会来看,技术越发展,城市承载力越下降。
不能就业的群体消费能力肯定不高,就业问题甚至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解决的办法是,持续提升人口受教育素质,促进充分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质量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质量。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反过来会吸纳更高质量的人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城市发展质量越高,越能吸纳年轻人口流入。这些年,中国老龄化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城市老龄化程度低于农村地区,而大城市又低于中小城市,一线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最轻,主要原因是流入城市的年轻人口稀释了城市的老龄化程度,相反加重了流出地的老龄化程度。
“14亿”的聚集地,可能不只是北上广深
上一篇:从“经济学家”到“江湖骗子”,郎咸平是怎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