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的保险全都是骗人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有旦夕祸福,确实不错,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很难避免生活中的一些意外,所以我们总要想办法去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可意外是无法预测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意外来临之后再去挽回,保险,就是一种很好的意外补救措施。但是身为经济学家的郎咸平教授却说,中国的保险全都是骗人的。

一、保险之益

这话从何说起呢?在中国保险公司很多,比如中国人寿,恒安人寿,平安人寿等等,全中国十几亿人,没有买过保险的人是寥寥无几,很多零零后一出生,父母就给他们把各种各样的保险都买齐全了,不管是谁,这一辈子恐怕是离不开保险的。

作为经济学家,郎咸平其实是肯定保险这种保障形式的价值的。在几百年前,人类就已经初步具备的保险的意识,当时有不少商铺靠着给生意人做\"担保\"来赚钱,可以视为一种不太成熟的保险形式。而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应该是在1929年,太平保险出现在中国。

建国以后,尤其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民越来越有保险意识,这也和社会整体的观念有关。

从前我国的经济文化都不发达,连平均寿命都很低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去考虑保险这种若有似无的事情,很多人更觉得保险是\"乱花钱\",毕竟当时平均工资都不高,花上几块钱去办保险,这保险不用上是浪费,但用上也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人觉得买保险是寻晦气。当年保险公司想让人买保险,还得上门去宣传。

但现在肯定不一样了,大病大灾,是每个人都害怕的事情,试想一个人好不容易奋斗了半辈子,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却被一场大病,或者一场火灾水灾之类的意外毁了生活,不是很吃亏吗?要是买了一份保险,至少还能有个最后的退路。

保险这种形势本没有错,人们对于保险的信任更没有错。但是对于国内的保险公司,郎咸平的态度十分不屑。

郎咸平直言,这年头,财险像广告,寿险像传销,所有的保险公司,看着是保障民生的合法买卖,其实是一群投机商人。

二、乱象丛生

郎咸平作为经济学界的大人物,话是不能乱说的,他有胆子说这些话,自然也有自己的证据,郎咸平曾经公开发布自己这些年对于保险的观察结果:早在2012年,郎咸平就惊讶的发现,这一年有19家保险公司因为种种违法乱纪的行为遭到了警告,其中不乏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保险公司。而\"罪名\"也一直都放在国家公示栏里,并不是秘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条,就是虚构中介业务。

虚构中介业务指的是把本属于自己公司的业务转接到其他中介公司,这样人们在买保险的时候,就要多出来许多意味不明的手续费、管理费,中介公司更可以大量开虚假保单套取钱财,如此一来,把客户的钱捞到手里,保险公司和中介自行分成,赚的盆满钵满,可是无辜的客户却莫名受骗。

其实这样的案例,要是放在诈骗案件里,倒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它厉害就厉害在披上了\"保险公司\"这层皮,把一个典型的诈骗行为变成了合法生意。这在保险业并不是个例,而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多记者曾经暗访过这些保险公司,而就连保险公司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违法的事情,因为\"这一行大家都这么干\"。

人人如此,再加上法不责众,让消费者只能吃暗亏而不自知。当年因为事情被揭露,这些保险公司被罚了好几百万,可是相对于违法背后的利益,这几百万根本就不算大钱,因此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管控力度,还是管不住保险公司为了图财铤而走险。

而且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也是一个大问题,保险推销员近些年来是个热门职业,因为买保险的人多,保险公司对员工的需求量大,所以很多公司在招聘时的门槛并不高,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队伍,肯定很容易出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些人都具备从业者的素质,保险推销员中\"没素质\"的这一批人,更是会拖累整个群体的口碑。

其实推销员这个活不好干,因为把保险卖给别人,别人未必信你,很多新入行的推销员没有那么多客户渠道,只能采取狂轰滥炸的模式,电话、短信,无孔不入。可是,推销也就罢了,很多人犯嘀咕的是,自己的电话号码,怎么跑到推销员手里的?

上一篇:经济学家:餐厅里坐满漂亮女性是一个危险迹象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