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看两会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圆满闭幕。从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到春意融融的神州大地,新格局的征程已经开启。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观察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一扇窗口。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极不平凡成就的背后,蕴藏着哪些发展密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以上,这个目标是否低于社会预期?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又将如何迎难而上、稳中求进? 多位经济学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看两会

“6%以上”增长目标着眼长远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冲击,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

在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有三大支撑因素。一是全社会相信科学,国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为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快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在各国的生产受到疫情冲击,全世界出口下滑的情况下,我国迅速复工复产,出口实现了4%的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了0.7个百分点,殊为不易。正是制度优势和积极有为因素的汇聚,让中国经济实现率先复苏和平稳运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不少人对此产生疑惑,把6%设置为底线增长目标是否低于预期? 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林毅夫委员认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通过研究推算,需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速,2021年的增长预期设为6%以上,有利于向未来的增长预期过渡。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仍有年均8%左右的增长潜力。

林毅夫委员说,未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需要一批企业家的奋发有为。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好需要根据比较优势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有效的市场能够帮助企业家在市场竞争当中发现哪些产业、哪些技术是符合比较优势的。然而,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依靠企业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比如,教育、基础科研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金融制度的规范,法律制度的完善等。只有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起作用,才能让新技术、新产业的潜力有效发挥。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全球经济将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外部压力或将减小,但疫情冲击下国内消费仍较低迷、恢复缓慢,因此2021年要着力拉动内需来畅通国内大循环。

连平还指出,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全球,海外新一轮的宽松刺激政策可能导致大量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中国出口,这些潜在风险都需要宏观政策加以关注。

“非常态”,既要稳住也要巩固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年,2021年具有特殊意义。当前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经济复苏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当前经济复苏的步伐并不平衡,虽然经济反弹力度很大,但增长的推动力并不平衡,是一种“非常态”的经济增长,具有突出的“非常态”特性,是疫情因素和政策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从转变来讲,宏观上要看四个方面:一是政策体系的转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政策体系转向“十四五”新确立的一些政策导向。二是经济政策的转变。现在政策方向强调两方面,既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不能够立马退出、立马改变,又要最大可能地让政策恢复常态化。三是外部环境的转变。对外要打通循环,尤其是打通与欧洲的循环; 对内要通过制度性开放和自贸区来解决问题。四是社会目标的转型。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重要的社会目标:乡村振兴和进一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连平表示,从全年来看,有四个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2021年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二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 三是融资利率具有上行压力; 四是银行不良贷款的暴露。

上一篇:地理上的经济学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