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

数据可视化在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高职学生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根据 “扎根基础、立足专业、面向发展”的原则,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依据是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95后”“00后”逐渐成为高职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受到各种媒体信息的冲击,既有学习自主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不足,也有熟悉信息化手段、思维活跃等优势;在各媒体信息冲击之下,从热点中接触到了GDP、通货膨胀等内容,但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逻辑认识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量的数据缺乏分析能力,甚至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长期受到各种短视频、碎片化网络信息的熏陶,难以保持思考和专注。

宏观经济学部分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抽象理论和大量数据带来的学习障碍,除了建设在线开放学习平台资源库等系统性工作,数据可视化是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的一个方向。

一、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主线

传统的经济学教材[1]中,宏观经济部分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分散,理论讲课的重点在于“是什么”“为什么”,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一般教学:一方面教学时间不够(通常只有不到20课时),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多且专业性较强,“讲的不想听,听又听不懂”,教学效果较差。

以培养学生财经职业素养为目标,结合经济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围绕“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第一部分是介绍如何描述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即认识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重点是掌握GDP的内涵、核算方法,并且联系现实了解这一指标在描述地区经济实力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是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不仅要掌握每个指标的内涵,还要结合案例分析这些指标的应用场景,加深学生对于贸易战等热点事件的理解;第三部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逻辑到具体工具,培养正确的宏观经济视野。

二、挖掘国内数据,推动教学案例“本土化”

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需要鲜活的案例才能真正理解,然而目前的教材普遍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缺乏案例解析,仅有的部分案例要么时效性不强,要么来自于国外。根据张艺[2](2019)对我国东部地区7所应用型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调查显示,高质量的本土案例材料和数据对于很多应用型高校而言非常缺乏,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案例与中国的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区别,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代入感。“即使有些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偶尔加入了一些中国案例,但是往往没有依据中国现实情境来对西方经济模型的适用性做出分析和调整,导致一些理论难以对中国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为例,教材上沿用美国的核算方式,以支出法、收入法为主,基本上不涉及生产法,支出法核算GDP包括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而国内的统计信息是以生产法为主,支出法的构成也与美国不同,消费中包括了家庭和政府的支出,没有单独列出的政府购买项目。这就带来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困难,即使掌握了理论要点,也只能做假设的习题,不能真正分析现实的经济数据。在介绍GDP的不同核算方法时,应当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生产法核算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经济结构的发达程度,以此为基础引入东西部地区、发达/发展中/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比,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支出法核算GDP中将不同项目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数据图示化表达出来,可以在时间变化和地区比较中展示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抽象数据转变为具体的认知。

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经济学教材中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依然是以欧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数据为蓝本,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让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比如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基于自由市场的起点,国内林毅夫为代表的新结构主义几乎没有任何介绍,教材上大量的假设、模型推导实际上超出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范围,难以掌握。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实践,以东亚“四小龙”模式、南美模式和“金砖国家”等案例为代表,通过土地、人口、资本等影响因素的具体的分析加深对于经济增长的认知。

上一篇:留学日本李大钊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两年半
下一篇:没有了

Top